【李台源、何柏均、范修語/台北報導】有著「台灣米勒」稱號的畫家張秋臺,70年如一日的投入繪畫創作,累積超過500幅作品,以一筆一畫勾勒出台灣早期農耕的真實景象。這次第三度在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舉辦「豐穰—張秋臺86水彩畫展」,本週末(10、11日)為最後兩天展出,特別選出集結前兩次畫展精華與新作,張秋臺接受《客新聞》訪問時,感性地說,「一路走來教育也好、畫畫也好、客家文化也好,這些畫就是客家本色,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。」
客語命名畫作,透過畫保存40年前臺灣農村景色
出身苗栗公館石圍牆佃農家庭的張秋臺,一手拿鋤頭、一手拿畫筆,同時也身兼教育家的身分,曾擔任苗栗多所國小的校長。從讀新竹師範時開始接觸音樂、美術,他原本最想學的是音樂,但農家子弟的他買不起樂器,因此在啟蒙老師、知名水彩畫家李澤藩的耐心地指導下走上繪畫之路。早年以山水風景為主的張秋臺,近年以畫下台灣農耕生活為主,從蒔田挲草、水牛犁田、割稻與農閒時光,替鄉土色彩留下歷史的記憶。
因從小務農的他,對農夫在田中一舉一動有更傳神的繪製,透過色彩平衡與光影變化,許多畫都是以客語務農詞彙命名,例如「蒔田挲草」、「打碌碡」、「踏割鈀」或「開箱打行」等,因社會變遷、農業社會轉換為工商業為主的臺灣,許多農業行為已經消失,但張秋臺卻透過畫筆,一幅幅的保留40年前的臺灣農間景色,從生長的苗栗公館到花東的池上,都是他作畫記錄的主題。
張秋臺向《客新聞》採訪團隊,仔細地解說每一幅畫的背景故事、配色、視角與構圖,走著卻在《舐犢情牽》這幅畫前停下來,他說,農夫與牛養活了台灣子民,刻苦地種田給我們吃,「大家說舐犢情深,哪裡由情深?牛媽媽做到老、做到死,世世代代的替人們耕田,每次看見牛的眼睛,就像看見人的眼睛一樣相當不捨。」一輩子種田的張秋臺對於耕牛有一種說不盡的情懷,也因此在他的畫作中,總是可以看見耕牛的身影。
回憶創作之路,因早期貧窮透過洗畫練就紮實畫風
張秋臺回憶起早年的創作之路,他說一開始教書時的月薪是380元,但一張畫紙要5角,因此他一張紙畫完會把紙上的顏料洗掉,再畫過一遍,一遍又一遍。不過紙張洗完不會變回全白,會有淡淡的顏色,張秋臺就拿來當底色繼續畫,「因此我的色彩筆觸比任何一個人繁複,雜而不亂。」
86歲高齡仍在持續創作,對於「台灣米勒」這項稱號,張秋臺謙虛的說,「台灣說對了,米勒就不對了」,自己的畫作不敢說是最好的,只是呈現台灣的色彩與地方性,紀錄台灣的土地、空氣、陽光與人,「這是我生命交出來的成績單,不敢說是好,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之外,還有一項繪畫專長,人一定要有一樣專長。」
張秋臺也說,人生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,每個人最後都要交一張作品,最後交出的作品「有人很豐富,有人是白紙,有人變成黑色的也不一定」,畫作是他點點滴滴的累積,這些畫就是客家本色,也是台灣元素的樸素呈現,「你可知道台灣農村有多美,土地有多香、有多誠懇的歡迎大家。」
畫出對土地與對父親的思念,每幅畫都是他的「兒子」
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日前赴國父紀念館欣賞「豐穰—張秋臺86水彩畫展」時指出,「耕田的人不會畫畫、畫畫的人往往不會耕田」,張秋臺是一個使用鋤頭的人,懂得欣賞農夫身體苦力的美,更能傳神地呈現農村傳統器械,畫下一般畫家無法掌握的細節,這就是張秋臺畫作迷人之處。
一生畫了超過500幅作品,張秋臺這次的「豐穰—張秋臺86水彩畫展」是他的畫作第三度在國父紀念館展出,一次呈現近40年來的百幅畫作。對於自己這輩子最滿意的畫作,張秋臺說,他是當作消遣,要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,大概是《耙田趕工》,畫的是張秋臺爸爸用力耕田的姿態,看不到面貌,卻保留著耕田時的動作與力量,田邊的竹林也被風刮的沙沙作響,張秋臺說:「這張畫出了聲音與感情」,這是讓他相當感動的畫面
愛畫如癡的張秋臺被問到最喜歡哪幅畫?他笑說:「自己的兒子哪有不我喜歡的?我都喜歡。」
張秋臺《豐穰—張秋臺86水彩畫展》
日期:2023年5月25日至6月11日
時間:上午9時至下午6時
地點:國父紀念館1樓博愛藝廊及文化藝廊
延伸閱讀:
這篇文章 70年如一日用畫筆留下鄉土記憶 「臺灣米勒」張秋臺:這些就是客家本色 最早出現於 客新聞 HakkaNews。